到 2050 年癡呆症病例可能增至三倍的原因

到 2050 年癡呆症病例可能增至三倍的原因

根據 7 月 27 日在阿茲海默症協會 (Alzheimer’s Association) 國際會議上公佈的新資料,在短短的 30 年內,全球可能有超過 1.52 億人患有癡呆症,其中一些世界最貧困地區的患病率增幅最大。目前,全世界約有 5000 萬人患有癡呆症。

「該數字令人震驚,」阿茲海默症協會醫學和科學關係副總裁 Heather Snyder 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放在現實背景中,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 2020 年美國人口的一半。」

有幾個因素推動了這一預測。以下是為什麼癡呆症病例會在未來 30 年內猛增的原因。

1. 人口老齡化

在阿茲海默症會議上展示了研究成果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 獨立研究中心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的研究員 Emma Nichols 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和中東等欠發達地區可能首當其衝地受到這種增長的影響。

「這表明在缺乏基礎設施來處理癡呆症患者可能需要的護理的地方,我們可以預期問題的嚴重程度,」Nichols 告訴 AARP。

Nichols 使用 2019 年全球疾病負擔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研究來預測 2019 年至 2050 年全球癡呆症發病率的變化。

  • 西歐和澳大利亞的變化最小,增幅為 20% 至 80%。
  • 在中東和非洲,病例數將比 2019 年的數字猛增 200% 至 2,000%。

大多數預計的激增與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有關。根據國家衰老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的資料,到 2050 年,世界人口的 16% 將達到 65 歲及以上——高於 2010 年的 8%。這種變化正在推動各地癡呆症人數的增加; 已知最大的癡呆症風險因素是年齡增長。

Nichols 還估計,2019 年全球有 155 萬人死於癡呆症。女性的死亡人數幾乎是男性的兩倍(102 萬比 54 萬)。

2. 肥胖和慢性疾病導致人數攀升

新發現中有一個亮點:教育進步預計將減少約 620 萬癡呆症病例的預期增長。不幸的是,吸煙、肥胖和高血糖的增加將削弱這一成果,導致全球 680 萬病例。

「這說明了很多關於風險因素和預防的問題,」Nichols 告訴 AARP,並指出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已被證明可以降低癡呆症風險。

這些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慢性病風險因素助長了美國的阿茲海默症死亡率。也在阿茲海默症會議上展示了研究成果的埃默里大學 (Emory University) 家庭和預防醫學助理教授醫學博士 Ambar Kulshreshtha 表示,在中南部東部農村地區尤其如此,在這些地方,阿茲海默症的死亡率是大西洋中部城市的三倍。

Kulshreshtha 和他的團隊使用來自國家衛生統計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 的資料來調查 1999 年至 2019 年的阿茲海默症死亡率。在此期間,阿茲海默症相關死亡率增加了 88%,從每 10 萬人 16 人增加到了 30 人。

調查人員在此數字上也看到了鮮明的對比。中南地區東部的死亡率最高,包括阿拉巴馬州、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和田納西州。在該地區,65 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 10 萬人中就有 274 人死於阿茲海默症。大西洋中部地區的比率為每 10 萬人中 86 人。

該研究沒有深入研究這些差異的原因。Kulshreshtha 說,可能存在多種因素,包括獲得初級和專業醫療護理的機會較少,以及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慢性病增多——這些都在南方農村地區非常普遍,增加了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Kulshreshtha 說,好消息是人們可以降低患這些疾病的風險,從而也降低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我的重點是我們需要注意預防。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積極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許多疾病的風險,包括阿茲海默症。」

3. 年輕病例促使數字增加

在阿茲海默症會議上介紹了發現成果的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 (Maastricht University) 研究生 Stevie Hendriks 表示,雖然年齡較大是癡呆症的最大風險因素,但年輕人也可能患上這些疾病。她和她的同事回顧了 50 項研究(其中 42 項被納入整合分析),然後發現每年每 10 萬名 65 歲以下的人中約有 10 人會患上某種形式的癡呆症。這意味著全世界每年約有 35 萬例年輕發病病例。

不幸的是,她告訴 AARP,這個數字可能被大大低估了:「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缺乏很多關於非洲、亞洲和其他一些低收入國家發病率的資訊。因此,我們相信這種年輕人癡呆症發病率可能更高。」

Hendriks 說,在這些年輕人群中,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增長最快。她還預測血管性癡呆(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和額顳葉性癡呆(一組影響作為人格和思想中心的大腦額葉或顳葉心的罕見紊亂)的發病率會增加。

Hendriks 指出,年輕發病癡呆症尤其難以診斷,「因為當醫生在相對年輕的人身上看到症狀時,他們不一定會認為是癡呆症。」年輕人的症狀也可能與老年人的症狀大不相同。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ovid-19/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點擊閱讀更多關於健康生活的資訊:

本文原作者:Michele G. Sullivan

原文鏈接:https://www.aarp.org/health/dementia/info-2021/dementia-forecast.html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不止是害羞:有關社交焦慮障礙的知識

不止是害羞:有關社交焦慮障礙的知識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在雞尾酒會上與人交際時神經緊張,或在重要的工作報告前緊張不安。但社交焦慮障礙並不只是普通的害羞。對於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來說,社交活動不僅僅會令其不舒服,還可能令人極度痛苦,讓人充滿恐懼。

「社交焦慮障礙是一種 [有] 幾個標準的診斷,主要標準是害怕評判、批評或尷尬——害怕得到他人的負面評價。」持照獨立臨床社會工作者 (LICSW) Larry Cohen 說道。他是全國社會焦慮中心 (National Social Anxiety Center) 的聯合創始人,該中心在美國各地都設有地區診所。

它驚人地普遍:據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的資料,估計有 12% 的美國成年人會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經歷社交焦慮障礙,儘管通常首先出現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它是第三大最常被診斷出的精神健康障礙,僅次於憂鬱症和酗酒。

症狀

社交焦慮症狀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它可能表現為全面恐慌,非常具有妨礙性和持續性,以至於有些人害怕在普通環境中出現在公共場合,例如,去雜貨店購物,甚至只是走在街上,因為他們害怕被觀察和評判。波士頓的臨床心理學家以及「How to Be Yourself: Quiet Your Inner Critic」和「Rise Above Social Anxiety」的作者 Ellen Hendriksen 博士說:「它會妨礙人們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它還可能伴隨一些不舒服的身體症狀:心跳加速、肌肉緊張、臉紅和出汗,或者噁心或頭暈。

那些有中度社交焦慮(最常見的一種社交焦慮)的人,傾向於避免社交場合,在那裡他們可能會感到尷尬和緊張。這會導致朋友越來越少,戀愛關係越來越不令人滿意,事業也會受阻。「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人患抑鬱症的幾率也高得多,因為他們的生活非常壓抑和孤立」Cohen 說。

患有輕度社交焦慮障礙的人可能會與他人交流,但是以一種「請不要關注我」的方式。「他們可能很安靜、有禮貌並盡可能討人喜歡,」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臨床心理學家、社會信心中心 (Center for Social Confidence) 創始人以及「The Solution to Social Anxiety: Break Free From the Shyness That Holds You Back」的作者 Aziz Gazipura 說道。「他們基本上是想讓自己在眾目睽睽之下隱形。」

原因

有證據表明焦慮症傾向於家族遺傳。如果一級親屬(例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焦慮症,那麼您也患有焦慮症的可能性要高出四到六倍,其中至少部分原因可能與基因有關。但這也是一種習得的行為:有很多證據表明,社會創傷,往往包括情感上痛苦的事情,比如非常創傷性的拒絕或被批評、羞辱或欺淩(有時在公共場合,但至少在另一個人面前),可能是社交焦慮障礙的原因,Cohen 說。透過避免社交場合和不堅持自己的觀點,這種情況會持續一生。

「如果我們假設最壞的情況已成定局,因此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就永遠沒有機會知道最壞的情況通常不會發生。」Hendricksen 補充道。

對於許多社交焦慮人員來說,COVID 危機似乎是一種及時的救助,因為不能在社交聚會上閒聊,也不用在週一上午的會議上面對同事。「這是一種政府批准的回避行為」Cohen 說。「突然之間,這不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Cohen 說,現在限制放寬了,對於從互動最少的時期恢復的人來說,它增加了社交焦慮。

治療

Cohen 說,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療法 (CBT),他指出,通常情況下,接受 CBT 的社交焦慮障礙患者中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會康復。(尋找具有治療社交焦慮障礙經驗的認知行為治療師。Psychology Today 的 Find a Therapist、APA 的 Psychologist Locator 和治療師資料庫 ZenCare 都是很好的資源。全國社交焦慮中心在全國設有診所。)

這裡的前提是:患有社交焦慮的人出現扭曲思維,包括對社交場合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負面看法。他們甚至可能以消極(比如,不贊成或不友好)的方式解讀中性的面部表情。CBT 幫助人們制定改變消極思維過程的策略。

Gazipura 說:「有社交焦慮行為的 [某人] 腦袋裡總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們,『你做錯了』或者『 事情會變得很糟糕』,他們把這些批判性的想法當成事實來對待。」「整個概念是透過區分您自己和內心的批評,來改變您對自己說話的方式。」

透過嘗試一些讓您有點不安的事情來慢慢建立自信,從而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概念是建立一個小勝利的基線」Gazipura 說。例如,嘗試每天走出家門,即使只是去散步或買雜貨。攔住路人,問他們時間或方向——即使您知道如何去要去的地方。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ovid-19/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點擊閱讀更多關於健康生活的資訊:

本文原作者:Barbara Stepko

原文鏈接:https://www.aarp.org/health/conditions-treatments/info-2021/social-anxiety-disorder.html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突破性 COVID-19 感染病例都有哪些症狀?

突破性 COVID-19 感染病例都有哪些症狀?

Melissa Morelli 是一名從事特殊需要兒童有關工作的教師,7 月 19 日,她醒來就覺得鼻塞、頭疼,還有點咳嗽。Morelli 在 1 月和 2 月接种了 Pfizer 疫苗,他说:“我没往那方面多想,因为輕微感冒在[學校裡]很常見。”“我服用了一些泰諾並度過了我的一周……我從來沒想過 COVID。”

直到六天後,當她因為一個無關的問題(儘管天氣炎熱,她水喝得少,導致脫水並暈倒)進入急診室時她才得知自己感染了COVID-19。「事後看來,我真希望我能在出現一些感冒症狀後多考慮一下,然後去接受檢測」她說。

隨著具有傳染性的變異病毒株 Delta 繼續傳播,更多接種疫苗的美國人正在出現所謂的突破性感染,這被定義為在完成疫苗方案兩周或更長時間後發生的感染,無論是一劑還是兩劑疫苗。沒有人確切知道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因為許多突破性病例完全沒有症狀,而且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已停止對它們進行追蹤,除非導致住院或死亡。

羅格斯公共衛生學院 (Rutger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院長 Perry N. Halkitis 說,根據目前可用的證據,這種突破性感染被認為是相當罕見的,而且大多數症狀輕微。絕大多數出現症狀的人最終都會出現類似於 Morelli 經歷的輕微感冒症狀,當然也有例外。

Jennifer Leascher 於 2 月接種了第二劑莫德納疫苗,7 月初,她的 COVID 檢測呈陽性。然而,與 Morelli 不同的是,Leascher 的病情迅速惡化,她因 COVID 肺炎住院四天。沒人能向她解釋她為什麼病得這麼嚴重。

需要注意的症狀

一般來說,感染 COVID-19 並出現症狀的接種疫苗人員容易出現與未接種疫苗人員可能經歷的相同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疲勞、身體疼痛、頭痛、喉嚨痛、充血、噁心、嘔吐和腹瀉。味覺或嗅覺喪失有時可以作為指示線索,儘管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這種情況。

「可能不同的是症狀的嚴重程度,」Halkitis 說。「因此,雖然未接種疫苗的人可能會出現非常嚴重的頭痛、非常嚴重的喉嚨痛或非常嚴重的胃腸道問題,但接種疫苗人員的這些症狀不會那麼嚴重。」

事實上,全國絕大多數嚴重病例都發生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根據 CDC 追蹤的最新資料,在完全接種疫苗的個人中,只有不到 1% 的人因 COVID-19 而住院或死亡。然而,在少數嚴重病例中,老年人約占 75%。

當然,在保持完全無症狀和病到需要住院治療之間還有很大的空間。中間是像 52 歲的 Kelley Burnham Brown 這樣的人,她非常渴望接種疫苗,因此她自願參加了一項臨床試驗。她於 5 月全面接種了諾瓦瓦克斯疫苗,然後於 7 月 18 日檢測呈陽性。

「那就像鼻竇感染,」她說。「沒有發燒或身體疼痛;只有鼻竇壓力和持續的頭痛。(儘管諾瓦瓦克斯尚未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以使其疫苗能夠提供給普通公眾,但研究表明,該疫苗在預防症狀性 COVID-19方面的有效性超過 90%,在阻斷中度或重度疾病方面的有效性為 100%。)

然而,其他人情況則不容樂觀。52 歲的 Elizabeth Meinz 於 3 月接種了嬌生疫苗,然後於 6 月感染了 COVID-19。「我出現了所有的症狀:頭痛、發燒、咳嗽和呼吸困難,」她說。「我疲憊不堪,連遛狗都不行了。」

是感冒嗎?過敏?COVID-19?

如果您出現任何可能表明 COVID-19 的感冒樣症狀,CDC 建議您接受檢測,即使您已接種疫苗。(如果您接種了疫苗但已知接觸過 COVID-19 疑似或確診人員,現在還是建議您接受檢測。)

雖然官方的 COVID-19 症狀列表很長,但一項基於應用程式的 Zoe 新型冠病毒疾病症狀研究 (Zoe COVID Symptom Study) 收集了全球數百萬貢獻者的資料,最近發佈了一份用戶經歷過的五大症狀的清單,並根據疫苗接種狀況對它們進行了組織。

根據他們的發現,頭痛是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人員的最常見症狀。喉嚨痛和流鼻涕也都進入了榜單的前五名。但發燒只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占首位。只有完全或部分接種疫苗的人會打噴嚏。

醫生說,為什麼比平時打更多噴嚏可能是突破性病例的症狀尚不清楚,這當然不是您應該尋找的唯一危險信號。“我沒有聽說過打噴嚏在突破性病例中很常見,但總的來說,我想說絕大多數突破性感染,如果是症狀性感染,則接種疫苗人員的症狀要輕得多,”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戴爾醫學院 (Dell Medical School) 的副教授兼傳染病科主任醫學博士 Kristin Mondy 說。

雖然您在接種疫苗後仍可能感染 COVID-19 的想法可能令人不安,但請記住,疫苗從未保證可以提供 100% 的保護。儘管如此,它們還是非常接近。

「該疫苗是安全的,總體上非常有效——至少 88% 可以對抗最新的變異病毒株 Delta,[並且] 與未接種 COVID-19 疫苗的人相比,接種 COVID-19 疫苗的普通人患嚴重疾病的風險非常非常低。」Mondy 說。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ovid-19/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點擊閱讀更多關於COVID-19疫苗的資訊:

本文原作者:Barbara Brody

原文鏈接:https://www.aarp.org/health/conditions-treatments/info-2021/breakthrough-covid-infection-symptoms.html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隨著工作場所的重新開放,家庭照顧者對染疫風險及平衡其責任方面表示憂心

隨著工作場所的重新開放,家庭照顧者對染疫風險及平衡其責任方面表示憂心

一項新的 AARP 樂齡會研究顯示,多數照顧者表示因為 COVID-19,其壓力增大且照顧至親的時間也增加

華盛頓 – AARP 樂齡會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疫情如何影響在工作同時還要照顧至親的人,以及他們對於重返疫情前日常規律而有的疑慮。COVID 影響了許多工作中照顧者的工作量,五分之四的照顧者表示壓力倍增。超過五分之三的照顧者稱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在照顧至親。當問及接下來 12 個月的情況時,三分之二的工作中照顧者表示,預計在平衡兩邊角色上會有一定或相當大程度的困難。

AARP 樂齡會研究發現,只有過半數的工作中家庭照顧者在疫情間獲得新的福利,包括彈性工時 (65%)、支薪假 (34%) 和心理健康或自我照顧的資源 (37%)。其中約半數受訪者因 COVID 而能遠距工作;截至七月初,22% 仍然能完全在家工作,而 30% 可以部份時間在家工作。能在家工作的人中有近九成表示,此措施幫助了他們平衡工作和照顧的責任,但其中 75% 的人對於重返疫情前每日行程後該如何應對而感到憂慮。

AARP 樂齡會研究副總裁 Alison Bryant 說:「雇主應該明智地考慮提供像支薪假和彈性工時等福利,便能為 1/6 的工作中照顧者帶來幫助。生活在疫情中的工作中家庭照顧者非常辛苦,雖然部分的人能得到新工作場所福利和彈性帶來的幫助,但大多數的人對於未來該如何平衡不同角色的責任而感到憂慮。我們的研究讓社會了解疫情是如何改變了工作場所,以及工作中照顧者在接下來的一年又有什麼擔憂。」

隨著辦公室及其他面對面之工作場所的重新開放,許多照顧者表示他們擔心會將病毒帶回家,傳染給至親 (63%),或在工作中染疫 (53%)。約有五分之三的人擔心必須因出門工作而獨自留下被照顧者。在疫情期間能夠在家工作的人中有近九成希望能繼續完全或至少有部分時間在家工作。而有超過四成的照顧者說,如果公司取消了疫情期間給予的福利,他們會考慮找新一份新的工作。

AARP 樂齡會提供眾多免費的工具和資源,來幫助雇主留任工作中照顧者,包含提示表、工具包和給經理的線上訓練。請瀏覽 www.aarp.org/employercaregiving 獲得這些資源。

調查於 2021 年 7 月 1 日至 7 日透過電話和線上小組進行,包括了 800 名 18 歲或以上的美國居民,他們目前正在為成年親屬或朋友提供無償照顧,並有著全職或兼職工作(但不是 自僱人士)。

###
關於AARP樂齡會
AARP樂齡會是美國最大的非營利性、無黨派組織,致力於幫助和激勵50歲以上的人群享有自我選擇的生活方式。 AARP樂齡會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近3800萬成員,它鞏固並加強社區,倡導對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健康保障,財務穩定和個人成就感。 AARP樂齡會還發行全國最大的發行出版物:《AARP樂齡會雜誌》和《AARP樂齡會簡報》。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中文官網 chinese.aarp.org 或關注AARP樂齡會微信公眾號 。

原文鏈接:https://press.aarp.org/2021-8-4-As-Workplaces-Re-Open,-Family-Caregivers-are-Worried-about-Infection-Risks-and-Balancing-Their-Responsibilities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不應該忽視的肩部疼痛症狀

不應該忽視的肩部疼痛症狀

舉起行李箱裝入頭頂行李艙,把雙肩包塞得滿滿的,每天被重達 80 磅的黃金獵犬拖著走。這些都不屬於危險行為,但現在您已經超過 50 歲,您正在付出代價。是什麼原因呢?簡而言之:您的肩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物理醫學與康復系和神經外科系脊椎康復主任兼助理教授 Akhil Chhatre, M.D. 說:「拿開車來舉例,您手裡有一套輪胎,僅此而已。這些輪胎的磨損程度取決於您的使用頻率和強度。」

肩部疼痛通常來自關節本身或周圍的任何肌肉、韌帶或肌腱。Chhatre 說,隨著年齡增長,「您會看到關節內壁的變化,骨骼完整性的變化和韌帶的退化」。

雖然這種磨損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結果,但它會使您更容易受到一些肩膀問題的影響。影響胸部或腹部結構的各種疾病和狀況,如心臟病和膽結石,也會導致肩膀疼痛。

不管是什麼原因,您有很多方法來緩解這種疼痛。但首先,您必須知道哪些症狀值得注意。以下是永遠不應忽視的症狀,以及每一種症狀的可能罪魁禍首。

1. 肩部長期僵硬,在夜間和早晨更嚴重
可能的罪魁禍首: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被稱為「磨損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類型。患有肩部骨關節炎時,軟骨和緩衝區域的其他關節組織逐漸破裂,因此,關節變得疼痛、腫脹和僵硬。根據 Arthritis Foundation 的資料,60 歲以上的人中有近三分之一患有肩部骨關節炎;它對女性的影響要大於男性。Chhatre 說:「骨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和漸進的疾病,這表示它將隨著時間的推移以不可預知的速度繼續發展。管理的方式是獲得理療師的幫助,他們可以提供適當的運動方式,以保持您的關節活動範圍。」他說,這樣做將有助於緩解症狀。

2. 向頭頂或背後伸手時肩部疼痛(通常劇痛)
可能的罪魁禍首:肩袖撕裂

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 伊坎醫學院骨科系教授兼主任 Leesa Galatz, M.D. 說,想像在一個又小又淺的凹窩上有一個相對較大的球。肩袖是一組「四塊小肌肉,其功能是使球體保持在關節窩的中心位置。這些肌肉在兩個骨質表面之間滑行,因此它們不僅使用頻繁,而且很容易因年齡相關和過度使用的傷害而引起肌腱炎。」

肩袖損傷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在 50 歲以上的人群中。撕裂可能突然發生,比如說,因為跌倒,但更多的時候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肌腱的磨損而逐漸發生。Chhatre 指出:「肩袖損傷是分程度的。」對於部分撕裂,常用的治療方法是物理治療,重點是能改善肩關節周圍肌肉靈活性和力量的運動。對於嚴重的撕裂,常以手術治療。

3. 肩部鈍痛,當向上或向側面移動手臂時,疼痛會加劇
可能的罪魁禍首:滑囊炎

當緩衝肩部骨骼、肌腱和肌肉的充液墊子(稱為滑囊)受到刺激或發炎時,就會得滑囊炎。肩部滑囊炎往往是由於過度使用或重複肩部動作造成的。NYU Langone Health 骨科教授兼肩肘外科處主任 Andrew Rokito, M.D. 說:「滑囊炎通常與肩袖受傷一起出現。」

減少炎症是任何治療計劃的第一步。如果冰袋和非處方止痛藥不能起作用,那麼治療可能涉及物理治療或手術。研究表明這兩種方法同樣有效。在今年發表於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肩部滑囊炎患者的治療效果。五年後,接受物理治療的人和接受手術的人報告說,他們的肩部疼痛程度同樣處於低水準。

4. 肩部前面和側面疼痛,向肘部輻射
可能的罪魁禍首:肌腱炎

如果您有網球肘或游泳肩,這表示您患有肌腱炎,即連接肌肉和骨頭的粗纖維肌腱的炎症或刺激。與其他肩部疾病一樣,肌腱炎可以由突然受傷引起,但更有可能是在多年從事某種重複性運動(如游泳)後逐漸出現的。

根據嚴重程度,您可能能夠自行治療肌腱炎(用冰袋和非處方止痛藥)。如果不能,物理治療可以幫助強化受損肌腱周圍的肌肉。如果肌腱出現撕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肌腱炎常見於肩袖損傷)。Galatz 說:「肌腱炎,即肌腱的炎症或退化,可能是由於肌腱的年齡相關變化和/或因在運動或工作活動中過度使用而造成的。這可能與黏液囊的炎症有關,黏液囊是吸收肩部周圍摩擦的組織。

5. 最初肩部極度疼痛,隨後出現僵硬現象
可能的罪魁禍首:冰凍肩

患有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或稱冰凍肩)後,環繞肩關節和肩袖肌腱的關節囊增厚,變得僵硬和緊張。Rokito 說,冰凍肩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持續三個月左右。在最初的「凍結中」階段,疼痛開始出現,隨著疼痛的加劇,肩膀會失去活動範圍;在「已凍結」階段,肩膀會變得僵硬;而在最後的「解凍」階段,活動範圍會逐漸改善。

這裡的首選療法是以改善肩部靈活性的伸展運動為主的物理治療。Rokito 說:「如果您什麼都不做,咬牙挺過去,冰凍肩會自行發展,您也會好起來。」40 至 60 歲的女性最容易患上冰凍肩,而糖尿病患者的風險也會增加。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ovid-19/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點擊閱讀更多關於健康生活的資訊:

本文原作者:Kimberly Goad

原文鏈接:https://www.aarp.org/health/conditions-treatments/info-2021/shoulder-pain-causes.html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關於突破性 COVID-19 感染必須瞭解的事情

關於突破性 COVID-19 感染必須瞭解的事情

「突破性」是新的疫情流行語。從國會大廳到洋基體育場,再到科德角的夏季慶祝活動,已經完全接種了疫苗的美國人檢測出 COVID-19 陽性的報導,近期一直是頭條新聞。但是,這些似乎越來越頻繁出現的病例是否值得關注?
下面是專家們對突破性感染的看法。

1. 突破性病例是正常的

沒有哪種疫苗對預防疾病是 100% 有效的。但是在美國授權的幫助平息 COVID-19 的疫苗相當接近,特別是在阻止重症和死亡方面,而這正是這些疫苗的本來目的。

事實上,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追蹤的最新資料,在完全接種疫苗的個人中,只有不到 1% 的人因 COVID-19 而住院或死亡。在年長者方面,他們在新冠病毒最初席捲期間受到的打擊最大,而與未接種疫苗的同齡人相比,完全接種疫苗的 65 歲及以上個人因 COVID-19 住院的可能性降低了 94%。

維克森林大學傳染病教授 Christopher Ohl, M.D. 解釋說,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有多少接種過疫苗的人患上了無症狀或輕微的 COVID-19 病例(這是突破性感染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但我們可以安全地假設,這樣的風險也是較低的。他說:「雖然並不常見,但確實會發生。」

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主任 Anthony Fauci, M.D. 在近期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需要記住的重要一點是,當發生這些病例時,「絕不意味著您接種的疫苗失敗了。疫苗是否成功取決於對 [更嚴重] 疾病的預防。」

2. Delta 變種須負部分責任

然而,隨著高度傳染性的 delta 變種在未接種疫苗的社區中肆虐,突破性感染可能變得更加普遍。(全美大約一半人仍然沒有接種疫苗。)

這並不是因為疫苗對現在肆虐的毒株不起作用(該毒株是美國 80% 以上的 COVID-19 新病例的罪魁禍首)。研究表明,雖然與其他病毒毒株相比,針對 delta 的免疫反應有所下降,但如果施打了完整系列的疫苗,那麼疫苗仍能守住陣地。相反,這與暴露的頻率相關。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 David Dowdy, M.D. 說:「疫苗的作用是在任何特定的暴露中,將感染的風險降低大約 90%。」如果您身處的環境有更多 COVID-19 病例,而您也與他人有更近距離的互動,他補充道:「那麼,我們就會有更多突破性感染,但不是因為疫苗不起作用,而是因為大家暴露於更多 [病毒]。」

緊急科醫師兼喬治·華盛頓大學米爾肯研究院公共衛生學院的衛生政策與管理客座教授 Leana Wen, M.D. 將疫苗比作一件非常好的雨衣。「如果外面只是下細雨,您會沒有事;您會得到保護,身上不會淋濕。但是,如果您不停地進出暴風雨,那麼總有一次您可能淋濕。」她在一次訪談中對 AARP 樂齡會這樣說。

3. 「回歸正常」增加突破性感染風險

隨著接種了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都回到工作場所,恢復疫情以前的活動,暴露於新冠病毒的機率就更多了。在全國的許多地區,數字就證明了這種後果。

截止 7 月 22 日,美國 35% 的縣都經歷了高程度的社區傳播,美國 90% 的管轄區都出現了 COVID-19 新病例的增加。CDC 資料顯示,從整體看,美國的病例數在 7 月 12 日至 7 月 19 日之間上升了 46.7%,目前每日平均報告逾 64,000 例感染。(一個月前,這個數字更接近 10,000;在疫情的高峰期,登記的每日病例數超過 200,000。)

使情況複雜的是預防措施的鬆懈。曾實施的措施,比如戴口罩、保持身體距離、限制室內聚集等,已經被許多人降級或放棄。

Ohl 稱,即使沒有 delta 攪局,我們在今年夏天回歸疫情前的行為,以及拖沓的疫苗接種工作,也很可能造成突破性病例的增加。他說:「雖然不會像現在這麼多,但仍將會發生。只是因為我們沒有再採取任何預防措施。」

但是,CDC 於 7 月 27 日更新了口罩指導意見,建議在新冠病毒病例激增地區居住或造訪的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在室內公共場合時仍然要戴口罩。也建議學校的老師、學生、職員和訪客戴上口罩(無論疫苗接種狀態如何),CDC 主任 Rochelle Walensky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因為新的資料顯示,「在罕見情況下,一些接種了疫苗的人在感染 delta 變種後,可能具有傳染性,向他人傳播該病毒」。

4. 隨著感冒和流感季臨近,檢測至關重要

Ohl 說到,如果您完全接種了疫苗,但開始感到不適,那麼做檢測,判斷起因愈發重要,尤其是感冒病例增加,流感季也將到來。如果得了流感,那麼可以吃幫助緩解症狀的抗病毒藥物。(目前,沒有容易開具的、可以治療 COVID-19 的藥物,但可能很快就會有。)

如果得了 COVID-19,Ohl 說:「您需要隔離,採取預防措施,防止傳染他人。」研究人員仍在努力瞭解,接種了疫苗但 COVID-19 檢測呈陽性的人,是否能將病毒傳染給他人。一些研究顯示,這種可能性相當低,但仍應遵循預防措施,特別是如果您與未接種疫苗的人一起居住。

5. 疫苗接種率提高意味著突破性病例更少

保護自己不感染 COVID-19 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種疫苗。隨著更多人捲起袖子施打疫苗,我們很可能看到突破性感染的下降。

Ohl 說:「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性病例感染是指接種了疫苗的人暴露於未接種疫苗的 COVID 感染者。想像成我們要跟病毒進行一次泥地賽跑……越多的人接種疫苗,泥地就越厚、越深,人們之間傳播病毒的可能性就逐漸降低。」

同時,隨著全國都出現新病例,Dowdy 說:「我們所有人都有理由更加謹慎行事。」社區中有更多病毒傳播「讓我們所有人都有更多風險」。

有幾個管轄區正要求民眾無論疫苗接種狀態如何,再次在室內場合戴上口罩。一些專家稱這並非壞主意,特別是當您不確定身邊的人是否已接種疫苗時,或者您身處高社區傳播率的地區。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ovid-19/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點擊閱讀更多關於COVID-19疫苗的資訊:

本文原作者:Rachel Nania

原文鏈接:https://www.aarp.org/health/conditions-treatments/info-2021/breakthrough-covid-infections.html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視頻】AARP樂齡會線上講座:後疫情時代的旅遊須知

【視頻】AARP樂齡會線上講座:後疫情時代的旅遊須知

隨著越來越多美國年長者完全接種了新冠疫苗,人們也越來越希望回歸疫情前的正常生活。看望親友、舉辦派對、參加大型活動,以及出外旅行都紛紛提上日程。

本視頻中,來自馬薩諸塞州州AARP樂齡會的執行理事會成員張昆(Kun Chang)為大家講述了後疫情時代出外旅遊(包括自駕、郵輪以及乘坐飛機)的一些注意事項。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aregivin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視頻】AARP樂齡會線上講座:剖析三款新冠疫苗有何不同

【視頻】AARP樂齡會線上講座:剖析三款新冠疫苗有何不同

COVID-19 新冠疫情已經陪伴了我們超過一年半的時間。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新冠資源中心的實時地圖表示,目前全美國已經有累計超過3400萬人感染。在這些患者當中,有不少人表示距離初次感染很久之後仍然會出現新的或持續存在的、有時是異常的COVID-19症狀。實際上,這種情況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全國各地的診所紛紛出現開始研究這種現象,並幫助這些所謂的新冠後遺症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本視頻中,來自馬薩諸塞州州AARP樂齡會的執行理事會成員張昆(Kun Chang)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一些比較常見的 COVID-19 新冠后遺症。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aregivin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視頻】AARP樂齡會線上講座:執行官 Jo Ann Jenkins 對反亞裔仇恨犯罪行為的聲明

【視頻】AARP樂齡會線上講座:執行官 Jo Ann Jenkins 對反亞裔仇恨犯罪行為的聲明

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年長者完全接種疫苗(定義:接種輝瑞或者莫德納第二劑疫苗之後兩週,或者接種強生 J&J 單劑疫苗之後兩週),不是地方以及民眾開始陸續放鬆了防疫戒備。但在扔掉口罩、辦派對之前,務必要記住,新冠病毒仍在傳播,在美國尚有一半人口還沒接種疫苗,所以預防措施對於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來說仍有必要。

CDC 已發布了一些完全疫苗接種者註意事項的具體指導意見,而 AARP 樂齡會也請專家回答了疫苗接種後在生活方面的其他常見問題。

本視頻中,來自馬薩諸塞州州AARP樂齡會的執行理事會成員張昆(Kun Chang)為大家詳細解釋了完全接種疫苗後我們需要注意的8件事。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aregivin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您不應該忽視的甲狀腺癌警告信號

您不應該忽視的甲狀腺癌警告信號

您知道,檢查皮膚上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異常黑痣很重要;而如果您是女性,則要檢查可能是乳腺癌信號的乳房腫塊。但您知道嗎,如果您注意到脖子有任何異常腫脹,您也應該看醫生。

Johns Hopkins Medicine 跨學科甲狀腺腫瘤中心主任 Jonathon Russell, M.D. 說,這是甲狀腺癌的一個典型症狀。

根據 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說法,每年約有 45,000 名美國人被診斷為甲狀腺癌。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的說法,甲狀腺癌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女性在 40 多歲或 50 多歲時風險達到頂峰,而大多數男性在 60 多歲或 70 多歲時被診斷出來。女性患甲狀腺癌的可能性比男性高三倍。

直到最近,甲狀腺癌是美國增長最迅速的癌症,這主要是由於檢測率的提升。

許多病例都是意外發現的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甲狀腺協會聯席主任 Douglas Ross, M.D. 說,許多甲狀腺腫瘤都是在患者檢查其他問題時意外發現的。腫瘤可能在影像學檢測中被發現,如胸部或頸部 CT、頸動脈超音波研究或頸部 MRI。Ross 說:「影像檢測已經變得非常好,我們能比以前早幾十年發現癌症。」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的說法,大部分甲狀腺癌是可以治癒的,總體五年生存率約為 98%。

但是,Russell 說,個別病人的生存率取決於他們所患的是哪種甲狀腺癌,有些類型是侵略性的,以及癌症有多早被發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熟悉甲狀腺癌的可能症狀,而如果您有任何症狀,請告訴醫生。以下是四個最常見的症狀。

1. 脖子上有腫塊或腫脹

靠近脖子根部,可以感覺到或在鏡子中看到的腫塊、結節或腫脹,是甲狀腺癌最常見的症狀。然而,並非所有的腫塊都是癌症。研究表明,60 歲以上的人中有多達一半的人有某種類型的甲狀腺結節,而其中只有少數人變成了癌性腫瘤。因此,雖然檢查腫塊很重要,但如果發現有腫塊也不需要驚慌。

2. 吞嚥困難

甲狀腺背面的腫瘤有時會壓迫食道,導致吞嚥困難。一些患者說感覺有東西卡在喉嚨裡;有些人則描述有一種緊繃感,使他們難以吞嚥。Russell 說,難以吞咽的通常是麵包和肉類等固體食物,而不是液體。他說:「液體不能正常下嚥可能是其他原因。」

3. 持續的聲音嘶啞

Russell 說,偶爾的暫時性聲音變化通常無需介意。但是,如果您的聲音無緣無故地變得非常嘶啞或您喘不過氣來,而且一直如此,那麼可能是有大的腫瘤正在影響聲帶。Russell 說:「當你沒有生病時,你的聲音發生嚴重變化,這表明你應該立即去看醫生。」

4. 慢性咳嗽或呼吸急促

在罕見的情況下,腫瘤可能變大,以至於壓迫食道,導致呼吸急促或慢性咳嗽。Ross 說,這可能表明您患上更具攻擊性的甲狀腺癌,「已經開始侵入到其他結構」。

尋求診斷

這些症狀也可能是許多其他健康狀況的徵象,所以務必要看可以做出診斷的醫療提供者。您可以先看初級照護提供者,但他們很可能將您轉介給內分泌醫生或耳鼻喉科 (ENT) 專家。

專家將很可能執行甲狀腺功能血液檢測並要求做影像檢查,比如超音波或頸部 CT 掃描。您的醫生可能建議進行針頭活檢以得出明確的診斷,具體取決於檢測結果和結節的特徵。

即使結節是惡性的,甲狀腺癌也是一種可透過手術高度治療的疾病,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放療和化療治療。而最新的治療指導意見稱,及早發現的小腫瘤可能不需要馬上摘除。許多醫生都會讓患者決定,是想立即接受手術,還是採取等候觀望的方法,看看腫瘤是否會進展。Russell 說:「目的就是針對不太可能致死的癌症提供個性化的照護。」

如果您對於AARP樂齡會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中文熱線1-888-832-1888諮詢。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ovid-19/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點擊閱讀更多關於健康生活的資訊:

本文原作者:Michelle Crouch

原文鏈接:https://www.aarp.org/health/conditions-treatments/info-2021/thyroid-cancer-signs.html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