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照護者的提示:如何應對譫妄症
Julia Herzenberg在2018年6月獲悉,73歲的父親準備將其膽囊取出,並從胰臟中取出膽結石。因此,她從北加州飛往父親所在的紐約州,留在他身邊並照顧他出入醫院。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而且父親看上去還不錯。所以Herzenberg叫了一位朋友陪伴父親,自己則抽身外出吃個午飯。她在一小時後回來,發現父親把鞋子放在窗台上,而不是放在地板上。
「他堅信有螞蟻在鞋子裡爬行,護士們則對他撒謊。」Herzenberg身為加州奧克蘭市的Kaiser Permanente機構的項目經理回憶說:「他變得經常跟護士們爭拗,這個舉動對他來說並不尋常。他的行為令我有點擔憂。」
Herzenberg很快意識到父親患有譫妄症,那是一種潛在的嚴重疾病,會令人性情突變。根據剛剛發佈的全球大腦健康委員會(GCBH)的報告,這是年長者最常見的手術後引起的併發症。她立即告知護士,然後他們減少了他的止痛藥量。她還帶了眼鏡給他,以幫助他更了解所在的位置以及周圍發生的事情。在數個小時內,她的父親再次回復至平常的生活。
由於照護者比醫護團隊成員更了解其家人,因此,年長者的摯親去了解譫妄症的早期跡象尤其重要。
了解跡象,懂得應對賓夕凡尼亞州醫學院的教授以及賓夕凡尼亞州記憶中心的聯合主任,同時也是老年病學專家的Jason Karlawish表示:「您要留意他們的機敏度、集中力和注意力,以及與您進行對話的能力,比較他們跟平常有沒有甚麼變化。」
譫妄症主要有兩種類型:少動型,徵狀為無精打采、嗜睡和無法集中;過動型,徵狀為坐立不安、焦慮、過度警惕、情緒變化、有時甚至有幻覺。更複雜的是,有些人會產生混合型譫妄症,在這種狀態下,他們會徘徊在嗜睡和焦慮之間。
全球大腦健康委員會的報告指出,有時患者會在出院後才出現症狀。如果您發現家人有這些變化,請立即通知專業醫護人士。
如何幫助摯親從譫妄症中康復過來與此同時,您應努力讓家人重新與時間和地點連接:確保他們隨身攜帶眼鏡、助聽器和助行設備(例如拐杖)。然後隨意地問起如「你知道今天是星期幾嗎?」和「您知道您在哪裡和為甚麼會在這裡嗎?」 之類的問題。另外,也可以向他們展示其他家人和朋友的照片或近況,讓他們與生活更覺聯繫。
Karlawish表示:「永遠不要讓譫妄症患者獨處, 有熟悉的人陪在身邊非常重要。」
留意跡象在接下來的數天和數星期間,請密切留意患者,並謹記譫妄症的症狀可能會再次出現,尤其是在晚間。為了避免日後再度出現併發症,請鼓勵他們回復穩定的飲食習慣和作息時間,並重新投入他們所喜歡的活動:例如文字遊戲、拼圖或看電視遊戲節目等。
與患者和醫療保健提供者交談與患者的醫生或住院後的跟進服務保持聯繫,看看應否調整藥物,或者有否其他可以幫助患者的服務。另外,請確保以後照顧患者的每一位專業醫護人員都知道他曾患有譫妄症。
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資訊,請瀏覽AARP樂齡會中文官網專頁https://chinese.aarp.org/covid-19/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AARP樂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本文原作者:Stacey Colino
編譯:Regina Ngan
原文鏈接:https://www.aarp.org/health/brain-health/info-2020/caregivers-delirium.html
本文內容由AARP樂齡會原創,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